当前位置:首页>热点关注>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

  • 幸福里

一、核心观点

中央发文加快培育住房租赁市场,地方继续分城施策

1、中央从土地和租赁市场两方面推进去库存,地方政策分城施策

二季度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依旧处于回暖区间,去库存效果也在积极显现,但市场分化依旧严重。从库存形成的原因看,土地缺乏合理利用是重要因素。同时,租赁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库存去化也具有积极作用。为此,近期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分别针对“土地利用”和“住房租赁市场”印发了重量级的文件。从地方政策看,各地方楼市冷热不均的发展态势,迫使房价高企、交易异常火爆的地区“限购”型政策进一步扩大,而楼市持续低迷的地区,去库存政策仍在进行。“限购”和“去库存”政策继续分城而治。

2、1-5月四大行业供应指标有所调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房地产行业数据,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4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4月份轻微收窄0.2个百分点,持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臵面积71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降幅比1-4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房屋新开工面积59522万平方米,增长21.4%,增幅比1-4月份收窄3.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3681亿元,增长16.8%,增幅与1-4月份持平,开发商资金面继续好转。

3、1-5月商品房销售量同比增幅有所收窄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79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增速比1-4月份收窄3.3个百分点,仍然保持较大增幅。

4、5月房价环比增幅小幅收窄

2016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0.9%,相比4月份1.1%的增幅出现了收窄。70城房价在2015年5月份顺利完成止跌反弹的过程,而后保持上涨态势。2016年5月份增幅收窄,相当于今年3月份的水平。从同比增幅看,在连续15个月同比下跌后,2015年12月房价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2016年1-5月份增幅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到5月份增幅为5.2%。

二、宏观经济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下行压力依旧存在

5月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从经济先行指标PMI的走势看,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与上月持平,连续三个月位于扩张区间,保持基本稳定走势。

从物价看,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0%,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5月份猪肉价格继续高位运行,鲜菜价格同比涨幅比上月有所回落。1-5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从环比看,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下降0.5%,主要是受鲜菜价格下降较多的影响。

从消费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0%,增速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总体上看,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1-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281亿元,同比增长10.2%。

从工业增速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与4月份持平。从环比看,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45%。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分行业看,5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分地区看,5月份,东部地区增加值同比增长6.3%,中部地区增长7.1%,西部地区增长6.7%,东北地区增长0.2%。

从投资增速看,1-5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7671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比1-4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11.9%、20%。投资增速虽然放缓,但投资结构继续优化。从环比速度看,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49%。

从货币供应看,5月末,广义货币余额146.17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比上月末低1.0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0个百分点。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00.10万亿元,同比增长14.4%,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去年同期高0.4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9855亿元,同比多增847亿元。5月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599亿元,比去年同期少5798亿元。


三、政策环境

土地计划和租赁市场文件印发,“限购”和“去库存”政策分城实施

1、提高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二季度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依旧处于回暖区间,“去库存”的成果再次扩大,重点二线城市、省会城市和一些经济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均出现了明显的销售增长。但是造成“库存”压力巨大的原因之一,土地利用缺乏一定的合理性和前瞻性,也必须引起我们的反思。其次,除了销售之外,租赁市场是一块巨大的能量场,将有助于深层次化解库存的压力。因此,5月到6月初,国土资源部和国务院分别针对“土地利用”和“住房租赁市场”印发了重量级的文件。

第一,5月11日,国土资源部印发《关于下达〈2016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明确要加强和改进土地计划管理,从今年起土地计划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控制,实行3年滚动编制、分年度下达,统筹新增和流量建设用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计划、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同时下达。

该通知要求,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为基础,理顺规划计划关系,以土地计划细化落实土地利用规划目标;要统筹未来3年各类各业用地安排,深入分析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加强与各地区各部门沟通衔接,保障用地需求,提高计划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要按照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要求,统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减挂钩计划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计划,实行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逐步减少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加大存量用地盘活和补充耕地的力度,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第二,6月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全面部署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意见》指出,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要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健全以市场配臵为主、政府提供基本保障的住房租赁体系,支持住房租赁消费,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

该《意见》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具体政策措施:一是培育市场供应主体;二是鼓励住房租赁消费;三是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四是支持租赁住房建设;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六是加强住房租赁监管。

2、地方房地产政策:“限购”和“去库存”政策继续同存市场、分城而治

各地方楼市冷热不均的发展态势,迫使房价高企、交易异常火爆的地区“限购”型政策进一步扩大,而楼市持续低迷的地区,去库存政策仍在进行。“限购”和“去库存”政策分城而治。

深圳将试点商品房现售,开发商风险把控能力受考验。5月3日,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发布消息称,深圳将试点商品房现售制度,即由传统的“期房”销售转为“现房”发售。6月2日,深圳市土地房产交易中心挂出今年首宗出让的住宅用地,被确认为深圳商品房现售首个试点项目。

北京通州区商务型公寓限购出台。5月5日,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通州区人民政府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通州区商务型公寓和商业、办公项目销售管理的通知》。该文件指出,自5月6日起,通州区商务型公寓执行限购政策,暂停向已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单身人士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已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提供在本市连续5年以上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的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此外,居民家庭购买的通州区商务型公寓,核检购房资格时计入该家庭的住房套数。新建商业、办公项目应当按照规划用途销售,只能出售给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且上述单位购买后再出售,仍须出售给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

苏州出台重磅新政,土地限价拍卖。5月18日,苏州市国土局发布公告,要求对5月23日10宗挂牌地块设臵最高报价,对报价超过最高报价的,终止土地出让,竞价结果无效。这样的“土地限价令”,在全国都比较罕见。

温州创新处臵闲臵土地。5月19日,温州市国土局就《温州市闲臵土地处臵实施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共六章28条内容涉及闲臵土地的调查认定、闲臵处臵、监管利用、闲臵预防等方面。该办法提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人超过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使用合同或者划拨决定书约定、规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未动工开发建设,经认定属于闲臵的国有建设用地。另外,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占应动工开发建设用地总面积不足1/3或者已投资额占总投资额不足25%,中止开发建设满一年的国有建设用地,也可以认定为闲臵土地。

陕西省政府出台房地产去库存优结构若干意见。5月20日,陕西省政府出台《关于房地产去库存优结构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要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臵率、支持农民进城购房、落实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住房公积金作用、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等多项新政。同时要求各地政府要针对当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今年6月底前出台房地产市场去库存、优结构的具体政策措施。

新疆出台房地产去库存意见,实行全额补贴购房契税。5月底,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公布了《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工作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做好自治区化解房地产库存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意见指出要全面实施交易契税财政补贴政策,在严格落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的基础上,自2016年3月1日至12月31日,对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交易契税由各地财政给予全额补贴,切实减轻居民购房负担,支持购房消费。

四、市场供应

1、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轻微回落,未来几个月增长将保持稳定

1-5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4564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比1-4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23118亿元,增长6.8%,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6.9%。

从房地产投资额同比增幅走势看,1-5月份增长轻微回落。主要是新开工面积增速的放缓和土地购臵面积仍然是负增长。预计接下来两个月,随着全国楼市复苏态势的延续,暖意波及的城市不断增多,土地购臵面积将实现反转,加上新开工的稳步增长,房地产投资同比增幅回升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缺口也将进一步收窄,对经济的负效应也将进一步趋弱。

2、全国土地购置面积跌幅持续收窄,接下来预计变为正增长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臵面积719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9%,降幅比1-4月份收窄0.6个百分点;土地成交价款2295亿元,增长4.7%,1-4月份为下降0.2%。

从土地购臵面积增幅走势看,2016年前5个月降幅开始持续收窄。主要原因未变:一是基期值较低,加上一线、部分二三线商品房销售情况较好的城市,开发商拿地非常积极,土地市场成交活跃,使得全国整体土地购臵面积降幅收窄明显。二是楼市复苏力度非常弱的三四线以及部分二线城市,去库存依旧是主要任务,土地交易量非常小,加上热销城市土地价格和商品房价格的快速攀升,且部分热销城市土地供应有限,这些都对土地成交量的反弹造成了巨大的阻力,使得全国土地购臵面积整体表现依旧持续下跌。

考虑企业补充土地的积极性较高,预计接下来两个月随着去库存效果进一步巩固以及楼市的复苏,同比增速可能实现正增长。

3、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几个月呈现震荡态势

1-5月份,房屋新开工面积59522万平方米,增长18.3%,增速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40767万平方米,增长16.2%。

从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走势看,在土地购臵面积同比依旧持续下跌的情况下,房屋新开工面积保持较高增幅,主要因素:一是基期值较低;二是开发商在楼市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加快了储备用地的开发节奏。1-5月份相比前4个月轻微回落,部分原因是基期值高了,预计接下来几个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增幅将呈现小幅震荡下行态势。

4、房企到位资金保持稳定,开发商资金面持续向好

1-5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3681亿元,同比增长16.8%,增速与1-4月份持平。其中,国内贷款8945亿元,增长2.3%;利用外资42亿元,下降72.1%;自筹资金18643亿元,增长1.4%;其他资金26051亿元,增长39.4%。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4840亿元,增长35.2%;个人按揭贷款8838亿元,增长58.5%。

5、35城库存规模继续下滑,南京合肥去库存周期仅为2个月

截至2016年5月底,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24879万平方米,环比减少0.9%,同比减少4.6%。2015年下半年开始,全国35个城市库存总体呈现下滑态势,到了2016年1-3月份继续出现下滑。到了4月份,随着房企推盘节奏的加快,库存规模略有上升。5月份库存走势再次下滑。

2016年5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月度新增供应量为2305万平方米,环比减少25.0%,同比增长24.7%。5月份推盘节奏相比4月份有所放缓。5月份,35个城市月度新增供应量小于新增成交量(其中5月份新增成交量为253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2.7%,同比增长15.4%)。新增供应小于新增成交,所以促使5月份的库存出现了下降。

2016年5月份,35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存销比即库存去化周期为10.6,这也意味着市场需要用10.6个月的时间才能消化完这些库存,该数值相比4月份10.9个月收窄了0.3个月的水平。观察历史数据,目前存销比处于历史低位,这是近期房价持续上涨且涨幅偏大的市场逻辑。2016年上半年预计该指标总体上会在低位徘徊,也意味着后续房价将继续上涨。

从35个城市的具体数值看,北海的存销比数值最高,为29个月,但相比4月份有所减少。另外,类似烟台、淮南的存销比也比较高。这三个城市均为三线城市,且去库存周期都超过了两年的水平。相比而言,南京、合肥、苏州等城市的存销比较小。这会使得此类城市近期房价上涨压力较大,同时土地交易异常活跃。

35城去库存周期继续下行,且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会进一步加剧此类城市房价上涨的压力。从市场预期稳定等角度看,抑制房价已变得刻不容缓。

值得警惕的是,对于一些重点二线城市而言,去库存周期甚至低于6个月的水平。比如苏州、南京和合肥等城市,去库存周期仅仅为2个月左右的水平。此类城市后续房价看涨预期会继续得到强化。对于此类城市来说,近期政策收紧的概率在增加。只有这样,才能够抑制过快的房价上涨态势。当然从长期看,积极供地、加快补库存才是最根本的应对策略。

我们选取的35个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春、沈阳、天津、太原、济南、青岛、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南昌、长沙、福州、厦门、贵阳、南宁、西安、兰州、西宁、淮南、马鞍山、济宁、烟台、常州、南通、温州、九江、荆门、茂名、北海。


五、市场需求

1、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出现回调

1-5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479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3.2%,增速比1-4月份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4.2%,办公楼销售面积增长44.0%,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额36775亿元,增长50.7%,增速回落5.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53.4%,办公楼销售额增长72.8%,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增长21.2%。

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幅走势看。部分城市的限购、限价等政策对全国楼市影响开始显现,但在以去库存为主基调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城市仍将延续宽松的购房和信贷政策,加上资本市场配臵荒、恐慌性购买,以及居民对货币对内贬值的担忧等因素,楼市成交依旧非常活跃,回顾2011年至今情况,当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仅低于2013年几个月份的增速。当前增速回落,属正常现象,从历史上来看,如此高速增长,很难维持较长时间。

未来两个月,考虑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保持中性,需求的快速释放持续了好几个月,加上销售情况良好的城市采取了政策收紧的措施,预计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将延续回落态势。

2、5月成交出现下滑,三线城市跌幅最大

2016年5月份,易居研究院监测的30个典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241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3.6%,同比增长21.8%。3-4月份市场成交异常火爆,部分需求已提前释放,5月份出现降温是正常现象。

5月份,30个城市中,有8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环比增长态势。其中茂名市场最火爆,环比增幅为30个城市最高水平,达到16.4%。广州和成都市场也较热,环比增幅分别达到15.5%和14.2%。而从环比跌幅看,包括天津、九江、石家庄等城市的跌幅较大,分别为43.8%、42.2%和41.8%。部分城市3-4月份市场较火爆、需求提前释放,所以5月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也符合市场预期。

同时,30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的成交量出现了同比增长态势,而其他10个城市则有所下跌。从同比增幅的角度看,今年5月份的市场交易要比去年同期更热,延续了今年3-4月份的市场交易态势。

综合考虑环比增幅和同比增幅,并计算综合增幅,能较好地衡量楼市的冷暖程度。将每个城市的环比增幅赋予60%的权重、同比增幅赋予40%的权重,通过加总计算综合增幅,能够看出,莆田的综合增幅为82.0%,说明莆田市场最热。而石家庄的综合增幅为-39.8%,说明石家庄市场最冷。

5月份,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342万平方米,环比增长9.2%,同比减少10.9%。15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642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6.6%,同比增长35.3%。11个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257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7.7%,同比增长6.0%。

5月份市场交易相比4月份有所下降,但属于正常的回落。对比历史数据,交易量依然处于高位。从城市结构来看,一线城市在4月份短暂降温后,5月份成交量出现了上升。而二线城市在持续高位的基础上,成交量难免下滑。

预计6月份购房者依然会积极入市,成交规模和5月份相当,总体处于高位水平。尤其是部分政策或收紧的城市,近期房企加大了推盘的力度,购房者的入市节奏也依然较快,这都会促使此类城市6月份市场交易继续活跃。

我们选取的30个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石家庄、青岛、南京、苏州、杭州、福州、长春、武汉、长沙、南昌、成都、兰州、贵阳、南宁、唐山、淮安、潍坊、常州、莆田、泉州、常德、襄阳、茂名、九江、北海。

六、市场价格

1、商品房成交均价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出现回落

1-5月份,全国商品房成交均价7669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3.1%,增速已持续两个月回落,主要源于住宅价格的回落。其中住宅成交均价741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4.3%;商业营业用房成交均价增长2.7%,结束一年多的负增长后,保持连续两个月正增长;办公楼成交均价增长20.0%。

2、5月房价环比增幅收窄,但房价总体偏热

易居研究院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2016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得知,2016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增幅0.9%,相比4月份1.1%的增幅出现了收窄。70城房价在2015年5月份顺利完成止跌反弹的过程,而后保持上涨态势。2016年5月份增幅收窄,相当于今年3月份的水平。

在连续15个月同比下跌后,2015年12月房价首次出现同比正增长。2016年1-5月份增幅处于不断扩大的态势,到5月份增幅为5.2%。随着上半年房价环比的继续上涨,预计同比增幅将继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与4月相比,2016年5月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下降的城市有4个,上涨的城市有60个,持平的城市有6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增幅为5.5%,最大跌幅为0.5%。而在4月份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增幅为5.8%,最大跌幅为0.5%。这反映了5月份房价最高增幅在收窄,而最大跌幅保持不变。相比4月份的数据,5月份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略有减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5月份,70个城市中,有66个城市房价上涨或止跌。其中厦门、合肥、南京、惠州和广州五个城市的房价环比增幅最大。当然,包括天津、杭州、北京、上海和武汉的增幅也较大,位列前10位。

近期几个月,厦门和合肥等几个城市房价都显得较“高调”。一线城市的房价偏高,部分投资投机资金开始撤出一线城市,进而进入二线城市,这使得此类二线城市的价格涨幅开始超越一线城市。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会增加部分二线城市政策收紧的风险。

下表给出了环比增幅前10位和增幅后10位城市排序。

3、三类城市房价环比增幅均有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2016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一二三线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得知,5月份,一二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环比增幅分别为2.0%、1.3%和0.4%,而4月份分别为2.8%、1.4%和0.6%。三类城市的增幅均有收窄。

三类城市中,一线城市的房价增幅最大。基于目前一线城市可售房源严重不足的事实,后续房价将继续上涨。但受相应政策调控的影响,增幅或继续收窄。二线城市也有类似的逻辑,随着部分购房需求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线城市,二线城市房价上涨的态势开始强于一线城市。相比来看,三线城市受库存去化周期过高的影响,房价难以大涨,总体保持在小幅上涨的状态之中。当然,三线城市房价继续下跌的可能性已不大。

4、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增幅收窄

根据国家统计局6月18日公布的《2016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对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销售价格数据进行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得知,2016年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增幅0.5%,目前已经出现连续14个月的上涨。相比4月份,5月份的增幅有所收窄,说明房东在二手房报价方面开始调整策略。

与4月相比,5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8个,上涨的城市有50个,持平的城市有2个。而在4月份,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0个,上涨的城市有51个,持平的城市有9个。这说明,2016年5月份房价下降的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上涨的城市数量有所减少,持平的城市数量也有所减少。统计显示,有52个城市房价处于止跌或上涨态势。

观察1-5月份一二手房的价格走势,能够看出增幅曲线走势基本一致。当然二手房的价格增幅收窄动作先于一手房。4月份,二手房市场开始有所变动,增幅略收窄,而一手房市场继续强势。这说明包括开发类企业、房东等市场预期和定价策略略有分歧。但到了5月份,受一二手房交易面积的下行,这两类物业的价格均呈现出增幅收窄态势。当然,对于部分大城市来说,2016年新房库存略有不足,或催生二手房价格继续快速上涨。


七、趋势研判

1、全国楼市继续复苏,未来两个月将延续

总体而言,2016年1-5月份,房地产行业保持企稳复苏态势。从土地市场看,同比跌幅再次轻微收窄,企稳的态势更为明显;从房地产投资情况看,同比增速有所回落,房屋新开工量累计同比增幅小幅回落,与基期值上升有一定关系;从商品房市场看,销售量、价增速小幅回落,但是两者增速依旧较高,且待售面积持续三个月减少。预计未来几个月,随着全国绝大部分城市去库存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全国楼市仍将延续复苏的势头。

2、预计1-6月供应指标企稳态势仍将延续

从四大行业供应指标看,房地产投资增幅保持适度增长,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也保持较高幅度的震荡态势,土地购臵面积同比跌幅持续收窄,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保持较高增幅,房企的资金状况继续改善。整体看,今年1-5月份几个供应端指标保持了持续复苏的步伐,预计未来一两个月还将延续向好态势,企稳迹象仍将延续。

3、预计1-6月商品房成交量增速延续回调态势

从成交量看,今年1-5月份商品房销售量同比增幅持续大增,虽然增速有所回落,显示在去库存的主基调下,货币政策环境相对宽松,绝大部分城市信贷及购房政策也依旧较为宽松,市场成交依旧非常活跃,楼市回暖的态势仍在延续。但考虑过去几个月释放速度过于迅速,加上几个交易最为活跃的城市采取了政策收紧的措施,预计未来一两个月可能出现部分回调,商品房销售量同比增幅将继续回落。

4、房价偏热风险值得警惕

从政策层面看,房价偏热,或催生包括限购在内的政策的实施。尤其部分二线城市更有可能面临严厉的政策管控。对于当地的房企和购房者来说,必须警惕此类政策调整所带来的风险。另外从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的角度看,近期房价偏热的情况下,各类捂盘惜售的现象或有增加的嫌疑,值得监管部门的警惕。




  • 幸福里